大堀相马烧
福岛县
有迹象表明,大堀相马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末。
在当地相马氏族的支持和保护下,窑炉烧陶工艺蓬勃发展。到 19 世纪中叶,当地营运的窑炉超过 100 座,成为日本北部东北地区最大的制作中心。进入明治时代(1868-1912 年),随着商界变化,营运窑的数量下降,现在只有 24 座在营运。然而由于该地区有 300 年的陶瓷制作传统历史,陶瓷制造业仍然活跃。
大多数作品都会涂上接近绿色的青釉,呈透明的玻璃效果。整体釉裂也是一个常见的特点,让陶器的风格更加亲切温暖青釉的原料均来自当地,但并非陶器唯一使用的釉料。当地还会使用灰釉、琥珀色釉和白滑釉。目前有制作花瓶、茶碗、杯子和存放清酒的烧子和其他独特的装饰物品。
特征
大堀相马烧主要以生产涂有青釉的陶瓷片而闻名。大堀相马烧制品的另一个有名特征是 Ao-hibi,即作品表面由细裂缝形成的蓝色裂缝图案。用于生产青釉的石头只来自日本福岛的大堀地区。除了青花蓝,灰色釉、透明釉和白釉等也用于陶瓷品。
制作方法
以当地的粘土制作陶土,进而制作陶瓷品。将这种土浸入水中形成泥浆,然后分离成可用于制作陶器的粘土,弃置其他部分。将以此方式过滤的泥浆进行干燥制成陶土,将揉捏好的粘土在陶轮上成型。粘土成型后,将其放置于暗处进行干燥。完全干燥后,将陶制品放在窑中以约 950 度烧制。粘土烧制后,在其表面上绘图,著名的 Hashirikoma 跑马图就是大堀陶瓷作品的标志图案。绘图后在其表面涂上釉,然后在窑中再次以 1250 至 1280 度烧制,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