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堀相馬燒

福島縣

有跡象表明,大堀相馬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末。
在當地相馬氏族的贊助和保護下,窯爐蓬勃發展,到 19 世紀中葉,營運的窯爐超過 100 座,成為日本北部東北地區最大的製作中心。進入明治時代(1868-1912 年),隨著商界變化,營運窯的數量下降,現在只有 24 座在營運。然而,由於該地區有 300 年的陶瓷製作傳統曆史,這種陶瓷創作精神仍然活躍。

大多數作品都塗上透明、玻璃狀、接近綠色的青釉。整體釉裂也是一個常見的特點,使得陶器讓人感覺更加親切。青釉的來源是在當地發現的,但它並非唯一使用的釉料。此外,還使用了灰釉、琥珀色釉和白滑釉。目前有製作花瓶、茶碗、杯子和存放清酒的燒子和其他獨特的裝飾件。

特徵

大堀相馬燒主要以生產塗有青釉的陶瓷片而聞名。大堀相馬燒製品的另一個有名特徵是「Ao-hibi」或作品表面細裂縫形成的藍色裂縫圖案。用於生產青釉的石頭只能在日本福島的大堀地區找到。除了青花藍,灰色釉、透明釉和白釉等也用於陶瓷品。

製作方法

當地的黏土被用做陶土,進而製作陶瓷品。將這種土浸入水中,形成泥漿,然後分離成可用於製作陶器的黏土,棄置其他部份。將以此方式過濾的泥漿進行乾燥,製成陶土,而揉捏好的黏土則在陶輪上成型。黏土成型後,將其放置於暗處進行乾燥。完全乾燥後,將陶製品放在窯中以約 950 度燒製。黏土燒製後,在其表面上繪圖,著名的「Hashirikoma」跑馬圖僅出現於大堀陶瓷作品中。繪圖後,在其表面塗上釉,然後在窯中再次以 1250 至 1280 度燒製,以完成該作品。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