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雕花玻璃

據說,江戶切子起源於 1834 年,當時一位名叫加賀谷九兵衛的人在江戶(東京)從事小型玻璃製品的工作,並複製了一份英國雕花玻璃器件。江戶時代 (1600-1868 年) 末期抵達日本的準將 Matthew Perry 在見到一件精美的加賀谷雕花玻璃製品時,也流露出了訝異的神色。
之後,在英格蘭專家的指導下,各種西方的玻璃切割和雕刻工藝於 19 世紀至 20 世紀初被陸續引入。事實上,當時傳入的許多精密玻璃雕花技術直到現在仍被廣泛沿用。

儘管在江戶時代進行雕花處理的都是無色透明玻璃,而到現代則轉為了彩色玻璃或玻璃器皿雕花。這類雕花製品對公眾更具有吸引力,並且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產量。雕花線條和圖案不可避免地變得越來越複雜,無色和有色玻璃表面之間的對比也成為了此類玻璃製品的明顯特徵之一。各種製品包括一般的餐具、清酒酒具、花瓶、裝飾玻璃製品和文具。

特徵

切子是一項傳統的藝術,具體是通過使用工具(如金屬碟和磨石)在玻璃表面雕刻出裝飾性圖案,也就是製作江戶切子的方法。江戶的日常生活物品,如菊花和大麻葉、籃子圖案和幾何形狀均可用作傳統圖案的基礎。江戶切子的獨有風格來自於匠人的出色技藝,他們通過運用此技巧將各種圖案協調結合在一件成品中。最早在無色玻璃上的雕花技術(被稱為 Suki 或「透明」風格)一度非常流行。
但最近,在無色玻璃上附加一層彩色玻璃然後進行雕花的技術(被稱為 Irokise 或「色彩覆蓋」)成為了主流。Irokise 製品的主要特徵是通過裝飾性雕花工藝,在玻璃的彩色和無色區域之間產生的絢麗對比效果。

製作方法

江戶切子的製作工藝被分為四大步。第一步中,在玻璃表面用線條和點做好標記的工序被稱為「Waridashi, Sumitsuke」,以便工匠知道對那些部分進行雕刻。第二步「Arazuri」則是使用金屬碟進行設計圖案的初始雕刻。
第三步「Ishikake」,用磨石完成設計的雕刻。在所有雕刻都完成之後,即來到最後一步「Migaki」——對玻璃的拋光。有時 Arazuri 這一步需要被細分為兩或三個階段,具體視設計而定。此外,除了完成 Arazuri 步驟中的雕刻外,磨石還被用於在 Ishikake 步驟中,對沒有進行過初始雕刻的部分直接進行精細圖案的直接雕刻。江戶切子的製作過程中,上述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在不對玻璃表面進行任何草圖繪製輔助的前提下完成。只有高超匠人們經過多年訓練的眼睛和經驗豐富的巧手,才能讓這些傳統而又美麗的圖案得以完美呈現。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