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黑染

儘管染黑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0 世紀,但直至 17 世紀,才成為公認的包括家族紋章的手工藝品。
在江戶時代中期 (1600-1868 年),使用靛藍及其他染料對布料進行預染色的 binrouji-zome 統領該工藝,此工藝在戰士階層中大受歡迎。隨後在明治時代初期 (1868-1912 年),由於在正式場合更廣泛地使用羽織(和服上飾有家族紋章的短黑色和服),其應用得到廣泛傳播。逐漸地,隨著從英國學到的染色技術的引進以及法國與德國對染料的研究,逐漸放棄費力的 binrouji-zome 技術,形成大桶染色技術以及另外兩種技術,即 sandokuro 及 kuro-senryo。

為完善黑色的深度及微妙的色調而使用絲綢,布料使用化學染料預先染上深紅色或靛藍。家族紋章的應用可以透過手繪或使用模板來完成。領帶及臂帶的材料採用和服側布製作,在正式場合穿著的是傳統的羽織。

特徵

用於這些物品的織物是絲綢。即使使用化學染料,也必須用深紅色或靛藍進行初步染色,以使黑色的深度及微妙程度都顯現出來。至於紋章,可以手工繪製或使用紙模版印刷。

製作方法

白色織物在木框上拉伸,然後蒸製拉幅。接下來,不能觸摸織物以免弄髒將要塗上紋章的部分,塗抹抗蝕劑印刷糊劑並進行抗蝕劑印刷;然後再對織物進行「hikizome」(刷染)或「shinsen」(浸染)。在「shinsen」(浸染)中,織物先用深紅色或靛藍染料染色再浸入黑色染料中。「Hikizome」(刷染)是一種染色技術,在將織物用深紅色或靛藍染料進行初步染色後,透過刷子將黑色染料塗抹到織物上。「sandoguro」(三遍黑色)染色過程包括將植物染料和媒染劑分別塗佈兩次以上。紋章將在該過程結束時繪製。

totop